鄧工你好,就長沙國金中心這個“洋豪金”項目的超深基坑設計、施工、監測,有幾個問題請教一下: 1、你的評論文章里列舉了“土層及水文地質條件”,我看只是一些簡單地質描述,并沒有我們設計基坑的參數,我想問問這個基坑的設計參數φ、C值是怎么確定的?地下水在勘察時有沒有做過抽水試驗?滲透系數是怎么確定的? 2、工程采用“深大基坑中心島順逆工法”分期施工,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此工法? 3、工程已于2013年4月開工,如今開挖到了什么程度?邊口的位移目前最大是多少?與設計時的計算有多大差別? 4、請問你是用什么軟件計算?新規范應該沒有更新到軟件中,對設計結果不會有什么影響,《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自2012年10月1日起實施,原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同時廢止,從邏輯上說是不行的,審圖專家有無異議?
鄧工,你好! 我只是感興趣,問的問題可能有常識性的錯誤。請問一下,這么高的建筑,基礎是怎樣的呢?是否你設計這么深的基坑即是為了做建筑的基礎?
45米是很深的基坑了,設計計算都問題不大,我關心的是萬一出現基坑底部透水的話,在高壓差的情況下該如何處理?這么深的基坑應該是地連墻,地連墻開叉又如何處理?
鄧工你好,請問你的45m的基坑,錨索大概大概多長,有沒有考慮太長了效果會失效?對于這種超深基坑你在設計計算的時候,與一般的基坑有何不同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另外看了一下你這個項目的典型剖面,好像支護樁的嵌固深度很小,請問你在設計計算的時候,對于這個問題是如何考慮的?
鄧工您好,請您介紹下可回收錨索的發展前景?
鄧工,您好,我是巖土工程的在讀碩士,現在面臨找工作的問題,身邊好多同學都去找結構設計崗位,請您談談巖土專業是不是想一些人所說的沒有什么前途?
鄧工你好,前久我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問題是:“一個5平方千米的場地和一個500平方米的場地(場地是任意的)要對其做勘察,在做勘察設計時設計思路上具體有什么不同,考慮的重點分別是什么”。
鄧工你好。請問該基坑設計時“凸入”基坑平面的高層建筑的荷載是如何考慮的?這些高層建筑在基坑開挖后其側限條件和基礎埋深是如何考慮的?謝謝。
鄧工您好,想請教一下,錨索的設計參數,第一道錨索的幾束?第一道錨索的設計承載力、錨索的鎖定值是多少?每道錨索的設計承載力是定值還是有區別?第一道錨索的鎖定值與其他幾道錨索的鎖定值有什么區別沒有?謝謝
由于周邊3棟既有建筑物“凸”進基坑,距離基坑很近,且樁基礎底部距離坑底還有約11m,即樁基礎“懸空”于基坑上部,請問本工程支護結構的周邊荷載如何考慮上述情況的影響?謝謝
鄧工你好,我是一個剛剛涉足巖土工程的后生,現在在做樁基檢測這方面,我想請教鄧工的是,學好巖土工程這門科學的辦法是不是只有現場經驗和新技術的掌握?
鄧工,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您,設計這個基坑的時候C,φ是取三軸固快指標,還是直剪固快指標?錨索施工現場是否做抗拔試驗?試驗抗拔力結果與根據指標計算抗拔力是否有誤差?誤差多大?為什么不答我的問題哦?
基坑越挖越深是未來的趨勢,目前國內有哪些深基坑比較強的單位?
鄧工,你好,看圖片,好像基坑有一側是放坡開挖,請問放坡的坡率是多少?放坡坡率確定應該考慮哪些因素?有些教材、規范對細粒土的放坡要求都不超過1:1,但是實踐中,很多都放到了1:0.5,甚至更陡,您對此是怎么看的?
“凸入”基坑平面的高層建筑在基坑開挖后側限條件是如何考慮的以及高層建筑的荷載(水平和垂直)如何考慮(不僅是荷載大?。┑?,能不能稍微詳細的進一步解釋?謝謝。
鄧工,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您,設計這個基坑的時候C,φ是取三軸固快指標,還是直剪固快指標?錨索施工現場是否做抗拔試驗?試驗抗拔力結果與根據指標計算抗拔力是否有誤差?誤差多大?
鄧工您好,我看了該基坑設計的簡介非常欽佩!我是初學者,我想問下該工程采用的“矩形樁+預應力錨索”用什么方法計算分析呢?以規范方法計算為主,還是以程序模擬分析為主?
鄧工你好 你們在做深基坑的時候要不要用到數值模擬這些東西呢?這些東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發揮多大作用?;蛘哒f一個有數值模擬技能的人能比普通人有更好的前景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