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專業案例下午第5題答案的異議
1 在單向壓縮固結試驗中所得到的e~p曲線中實際為有效應力:可參加陳仲頤《土力學》教材之113頁最下面的3行,其中明確說明了壓縮試驗應該為有效應力;在《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中的§14.1.5-6條規定“不需測沉降速率時,只需對應于每小時0.01㎜即可視為穩定了”,亦即超孔壓消散后即為有效應力。
可參加我所上傳的課件,在試驗每一級加載后均需等待其變形穩定后才能進行下一步加載,壓縮試件上下均為透水石和濾紙,可方便的排出孔隙水,消散超孔隙水壓力了。
可參照有效應力原理的基本概念,即可理解外部荷載施加后如何在土體內部實現有效應力和超孔隙水壓力之間的轉換的。單向壓縮固結試驗對應的理論基礎是太沙基的一維固結過程,該過程可由我所上傳的視頻文件來形象模擬。
2 一般認為無排水途徑的飽和黏土是不能實現體積壓縮的,但是可以實現相應的形變;在工程中的實例就是“橡皮土”現象,壓縮后很快回彈,原因在于橡皮土的飽和度較高且無排水途徑而造成的;當然“橡皮土”的回彈機理不同于一般土體卸載后出現的部分回彈現象,那是由于土體顆粒之間的部分彈性變形的回復所造成的。本條從反面說明了本題目中的土體是出現了土的壓縮滲出,體積縮小,故應該是土體的有效應力指標。
3 本題目中,如按照有效應力計算應該答案為51kPa,在ABCD四個選項中無一符合,故屬于明顯的錯題,硬為60kpa靠過于的牽強了。
4 分析命題組本意是想讓選擇80kPa(的確也是公布的官方答案),但是我感覺在此處出現了明顯的概念錯誤,故寫出來上述分析供同行批評指正。
(附件是相應的試驗視頻和課件)。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8)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