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的巖土設計,僅局限于基坑和邊坡的設計,對地基基礎設計、地基處理設計、隧道開挖、巖溶處理等等未涉及,僅在考試復習過程中、大學上課時、平常外出開會時接觸一些,理解并不透徹,也就無從談起,所以這里講的巖土設計僅僅針對基坑和邊坡設計。
作為巖土設計人員,基坑和邊坡設計需要掌握的理論基礎,應該熟練掌握的理論基礎應包括土力學、地質學、混凝土結構、材料力學外,還應包括簡單的結構力學和地下水知識,需重點掌握規范《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99)和《建筑邊坡技術規范》(GB50330)外,還需掌握《地基基礎規范》(GB50007)、《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20021)、《樁基規范》(JGJ94)、《地基處理規范》(JGJ79)、《混凝土規范》(GB50010)等有關內容,不要求對各規范公式的深刻理解,但應搞懂各參數、系數如何取值,因為具體計算一般應用軟件求解,這樣才能使用好軟件。就我本人來講,雖然考過了注冊巖土和結構,基坑和邊坡的很多計算公式都沒搞明白,更不用說手算了,但這并不影響我進行設計?;雍瓦吰略O計一般是根據經驗確定了支護結構,然后通過驗算的方式進行計算,計算是用來檢驗我們設計的結果是否合理,能否達到安全要求,計算結果合理性取決于勘察報告各參數的準確性、計算人員對軟件各個參數的理解和把握等等??辈靾蟾鎱档臏蚀_性跟編制勘察報告的人員、單位有直接關系,若明顯覺得參數不合理或參數不齊全,我們設計人員可以要求勘察單位對原參數進行補正,不應自己調整,要不然工程出問題時是因為設計人員沒有根據勘察成果進行設計,相應的責任將由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承擔。軟件使用前一定要看軟件說明書,應明白什么情況下如何選取參數,如何使用,有的設計人員很不注重軟件說明書,不知道軟件中的參數與規范中的參數如何對應,如果因為對軟件中參數理解和使用錯誤造成的工程事故,那也是屬于設計人員的責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新的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自己要結合規范并熟讀軟件說明書,設計文件和計算書一定要請有經驗的工程師幫忙把關,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也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程事故發生。
做好基坑和邊坡的設計,要有求知的欲望,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的設計水平才能不斷提高。逛論壇、看工具書是我們提高設計水平的重要手段,像《基坑工程手冊》、《工程地質手冊》、《地基處理手冊》等等,這些手冊中有很多成功的工程實例,在平常閑暇時光,多看看書籍、逛逛論壇,對自己開闊視野很有好處。我在處理具體問題時,工地現場碰到不懂的,第一就是百度,第二就是查手冊,第三才是咨詢朋友、專家,第四才是上論壇求助。
巖土設計最大的特點和難點就是對巖土性質的理解和把握,在基坑和邊坡設計過程中,涉及巖土體的參數包括抗剪強度參數、重度、巖土體與錨固體粘結強度、基床反力系數、滲透系數、基底摩擦系數等等,如何正確選取相關參數是我們巖土工程師們經驗水平的體現,今后有時間我將挑選巖土工程設計的重要參數以我個人經驗如何取值跟大家一起交流。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2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