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規定,根據“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的影響”程度為很嚴重、嚴重、不嚴重,分別定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基坑;對基坑周邊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只要有一種為很嚴重,就應當定為一級基坑,依此類推。
基坑支護結構失效一般指基坑垮塌,垮塌和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境的影響,視為很嚴重的情況包括可能造成居民大規模停水、停電、煤氣爆炸、通信中斷;導致大規模交通中斷;地面塌陷;樓房倒塌或成危房;人身傷亡;或其他導致經濟、社會遭受重大影響等等?;訉χ苓叚h境的影響與開挖深度、地質條件(軟土、砂層、巖溶)、周邊建筑物的特性(結構類型、基礎型式、施工質量、管線材質等)均有很大關系,應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基坑開挖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
垮塌和過大變形對主體結構施工安全的影響,主要跟基坑開挖深度關系較大,一般認為基坑開挖深度超過10~15m,即可認為影響很嚴重,5~10m(或15m)可認為嚴重,小于5m可認為不嚴重。
我們接觸到基坑項目時,應根據基坑周邊的環境條件、地質條件、項目開挖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基坑安全等級。
基坑周邊的環境條件一定要親自前往現場調查,除非周邊空曠,無需考慮基坑開挖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環境調查主要應注意管線、建筑物、水文和其他已有或將來可能有的地下設施。如管線需要注意管線的分布走向、埋深、材質(鋼管、混凝土管?)、類型(水、電、煤、通信?);建(構)筑物應了解結構類型、層數、使用功能、修建年代、基礎類型、埋深、地下室情況等等;若周邊有已開挖的基坑,應注意支護型式、止水方式、與擬建基坑的關系;還應查明基坑周邊是否有河流、水塘等情況;是否有地下隧道、地鐵等需重點保護的對象。環境調查非常重要,基坑支護一方面是保護自己擬建的基坑得以安全施工,另一方面是保護周邊的環境不受影響使用或破壞,兩方面均非常重要,只要與擬建基坑有關的東西,均要注意。
地質條件主要根據業主提供的勘察報告,設計人員應先檢查勘察報告是否滿足基坑設計的勘察要求,如鉆孔間距是否在規定范圍內、鉆孔深度是否滿足要求、提供的參數指標是否夠用(重度、抗剪指標、錨固力特征值、基床系數、滲透系數等)、其中的參數是否合理、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富水性、滲透性等等。如果不能滿足基坑設計要求,應要求業主進行補充勘察或要求勘察單位補正,若業主不愿意,事先應與業主溝通,并要求因為地質條件不符引起的設計變更應增加設計費,同時要根據經驗保守設計,盡量選用場地內工程地質條件差的鉆孔作為設計依據,同時應強調信息化施工,遇地質條件不符的屆時進行設計變更。
項目開挖情況包括開挖的形狀、面積、周長、深度等等,這些因素取決于建筑物的設計圖紙,根據地下室邊線、基礎類型及分布、承臺分布等綜合確定基坑開挖形狀。一般基坑開挖底邊線按地下室外墻邊線外擴0.8~1.5m能滿足施工要求,對地下室外墻邊線呈不規則形狀的基坑,周邊條件許可時,開挖面盡量避免陽角措施?;娱_挖深度根據開挖形狀、地下室剖面、底板墊層厚度、集水井、電梯井等綜合確定。若坑底位于軟土區,其計算開挖深度尚要考慮軟土換填厚度。
確定了基坑安全等級,在設計過程中,才能根據安全等級進行結構設計(選取支護結構重要性系數)、選擇合理支護方案、提出具體施工要求、監測要求、驗收要求等等,安全等級確定是我們基坑設計的第一步!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12)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不一定吧···像陜北黃土地區,上百米的黃土層啊~!
頂(0) |踩(0) |點評(1)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以我在中山遇到的類似工況,中風化層是花崗巖的,個人覺得還可以選擇可以用上部土釘錨噴,下部微型樁+錨索+復合土釘墻的支護形式
基坑支護很大程度上由周邊環境決定支護方案?;觾蛇叺穆肪嚯x基坑多遠、是什么級別的路、車流量大小、有沒有渣土車通過、路下有管線么?兩邊的空地可用空間是多,有放坡條件么?不要套以往的方案,設計要謹慎??!
頂(0) |踩(0) |點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