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土定義
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軟塑到流塑狀態的粘性土(細粒土)。淤泥、淤泥質土、泥炭和泥炭質土?!盾浲恋貐^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GJ 83-91)。
在靜水或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并經生物化學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稱為淤泥;當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土稱為淤泥質土。當有機質含量大于等于5%,而小于10%時稱為有機質土;當有機質含量大于10%,小于等于60%以及大于60%者,分別稱為泥炭質土和泥炭?!兜鼗幏丁?、《巖土規范》。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 017-96)定義軟土路基:天然含水量大于等于35%和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0;十字板抗剪強度小于35kPa。
性質: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比;滲透性低;壓縮性高;不均勻(長加有厚薄不均的砂性土);穩定歷時長;抗剪強度低;具顯著的觸變性和蠕變性。
取樣困難,一般采用靜力觸探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確定其性質。
軟土具有壓縮性高、強度低和透水性差的特點。通過軟土地區的路基易發生坍滑和沉陷等病害。因此,軟土地區的路線應盡可能選擇軟土薄的地帶通過。在沿河軟土地帶或古盆地內應避免從軟土地區的中部通過,在低緩丘陵地區路線應盡可能避免從封閉或半封閉洼地通過,在山間谷地內應避免從下臥巖層面橫向坡度較陡處通過,在遼闊的沉積平原上應盡可能遠離河流、湖塘或人工渠道。在軟土地基上修筑路堤,應注意防治路堤坍滑和沉降。
二、常用加固方法:
軟土地基上的路堤加固和處理可采用的方法很多。屬于改善地基方面的,主要有換土、拋石擠淤、爆破排淤、砂井、砂墊層、電滲排水、側向約束等。屬于改善荷重結構形式的,主要采用反壓護道、柴排、輕質填料等。這些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為了增強效果,節約用地和建筑材料等,還可采取綜合措施。
1、換土適用于軟土層位于地表,土層較薄和易于排水施工的情況。
2、拋石擠淤適用于積水洼地,水不易抽干,軟土層較薄,表層無硬殼,片石能沉達底部的情況。
3、壓護道 是在路堤兩側填筑一定寬度的低于路堤的護道,使路堤下地基土不被擠出和隆起,適用于非耕作區和取土不困難的情況。
4、砂井是在地基中打鉆孔灌砂,按一定規格排列,可加速排水固結,提高強度,適用于軟土層較厚和路堤較高的情況。
5、排水砂墊層 是在路堤底部的原地面上鋪設一層較薄的砂層,使軟土頂面增加一個排水面,以加速排水固結,提高其強度。
6、側向約束是在路堤兩側坡腳打入木樁、板樁、鋼筋混凝土樁,或設置片石齒墻等,以限制基底軟土的旁擠。
7、現在有些國家用塑料網格織物鋪墊在軟土層上,再在其上鋪填碎石并建路基,既可提高軟土層承載能力,又可使軟土層含水通過塑料網滲出排除,軟土層則逐漸變得密實和穩定。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3)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