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vdzb"><nobr id="zvdzb"></nobr></form>
    <address id="zvdzb"></address>

    <address id="zvdzb"><listing id="zvdzb"><menuitem id="zvdzb"></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zvdzb"><address id="zvdzb"></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zvdzb">
    <listing id="zvdzb"><listing id="zvdzb"><cite id="zvdzb"></cite></listing></listing>

    <form id="zvdzb"><nobr id="zvdzb"></nobr></form><form id="zvdzb"><nobr id="zvdzb"><progress id="zvdzb"></progress></nobr></form>

    <address id="zvdzb"><th id="zvdzb"><meter id="zvdzb"></meter></th></address>

    從2017年的兩道考題看注冊考試命題的質量

    2017-12-14 13:57  來源:巖土網  閱讀:14791
    從2017年的兩道考題看注冊考試命題的質量

    從2017年的兩道考題看注冊考試命題的質量

    2017年巖土工程師注冊考試已經結束,也見到了其考題,但沒見所謂的“標準解答”??偟挠∠笫且恍┛碱}的選項缺乏嚴密性和唯一性,題干語焉不詳,交代不清;也表明某些命題者的知識面狹窄,概念模糊。使考生在寶貴的2分多或7分多鐘時間里,還要琢磨命題者的原意、思路,甚至還得分析他可能錯在哪里,以便于按照他的錯誤回答,來換得這1分或兩分。下面以其中的兩道題為例說明之,由于沒有官方的答案,答案與解答都是我自己琢磨,努力猜測與迎合命題者的意思得到的,按照以往的經驗,這種估計往往是對的。

    2017年上午案例14題

    某高填土路基,填土高度5.0m,上部等效附加荷載按30kPa考慮,無水平附加荷載,采用滿鋪水平復合土工織物按1m厚度等間距分層加固,已知填土重度圖片未命名,側壓力系數圖片未命名=0.6,不考慮土工布自重,地下水位在填土以下,綜合強度折減系數3.0,按《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 50290-2014)選用的土工織物極限抗拉強度及鋪設合理組合方式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

    (A)上面2m單層80圖片未命名, 下面3m雙層 80圖片未命名 

    (B)上面3m單層100圖片未命名,下面2m雙層100圖片未命名  

    (C)上面2m單層120圖片未命名,下面3m雙層120圖片未命名    

    (D)上面3m單層120圖片未命名,下面2m雙層120圖片未命名

    答案:B

    解答:

    參見附圖1

    圖片未命名

    附圖1

    ① 計算總側(主動)土壓力:圖片未命名,

    選項B中:圖片未命名,較為接近。

    ②驗算最下一層筋材拉力:

    圖片未命名,可見圖片未命名

    ③驗算第二層筋材拉力:圖片未命名,

    可見:圖片未命名??梢娫谄渌鲗咏畈目梗ㄔ试S)拉力Ta均明顯大于拉拔力Ti的情況下,2%左右的差值是允許的。很明顯,其他各層都是滿足承載力要求的。

    分析

    這道考題的設計是好的,計算量不大,有足夠的考察寬度與深度??墒敲}本身敘述不清,意思不明,參數不合理。這種隨意性往往是命題者知識不全面,工程經驗不夠。例如這種完全柔性的筋材,其主動土壓力按取朗肯理論計算(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 50290-2014)),即圖片未命名它顯然不是粗粒土,即使對于細粒土也是很偏小的,這就有黏聚力c的問題,而題中則沒有提及。

    通常公路路堤都是放坡的,即使加筋路堤也是用加筋陡坡(傾角<圖片未命名),很少采用豎直的加筋土墻。題干與選項中沒有講清路堤的結構形式,只有從給出的“側壓力系數圖片未命名=0.6”,猜測Ka為主動土壓力系數,假設路堤是加筋擋土墻結構。也沒有交代“雙層100圖片未命名”是什么意思。揣摩命題者的意思十分費力,以上這些猜測、假設與試算就用去我的20多分鐘。另外,如果是將兩層“水平復合土工織物”按重疊的兩層布置,則對于內摩擦角只有圖片未命名填土,真擔心它的錨固力是否能滿足,除非按照本附圖的對拉形式布置,但對于5m高的墻體,路面太寬也是浪費。

    2017年下午案例17題

    在黏土的簡單圓弧條分法計算邊坡穩定中,滑弧的半徑為30m,第圖片未命名土條的寬度為2.0m,過滑弧底中心的切線,滲流水面和土條頂部與水平方向所成夾角都是30°,土條水下高度為7.0m,水上高度為3.0m,黏土的天然重度和飽和重度圖片未命名,問計算的第圖片未命名土條滑動力矩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

    (A)4800圖片未命名   (B)5800 圖片未命名  (C)6800圖片未命名 (D)7800圖片未命名

    圖片未命名

    附圖2

    答案B

    解答:

    以土骨架為隔離體:水下土骨架按浮重度計,加上骨架上的滲透力。

    ①土骨架自重產生的滑動力矩:圖片未命名

    ②滲透力產生的滑動力矩:

    圖片未命名

    答案為B

    分析

    關于邊坡穩定分析是按(飽和)土整體分析,還是按土骨架分析,在2000年的《巖土工程學報》上,幾個巖土工程界的權威爭得面紅耳赤,熱火朝天,現在仍有余波。主流的意見是應按水土整體分析,在各土條上加上孔隙水壓力u。那么此題若干選項的前提就是要求明確分析的對象。

    當以土體為隔離體時(抗滑力部分扣除滑動面上的孔隙水壓力圖片未命名。),則滑動力矩為:

    圖片未命名,它不在選項之中。

    當以土體為隔離體,并且下游靜水位高于該土條的滑動面時(附圖3),超過高度為h3,則h3部分土重按浮重度計算。這對于扣除孔隙水壓力法和替代法都是一樣的。

    圖片未命名,可是h3是未知的。

    圖片未命名

                       附圖3               附圖4


    這是一個在黏性土坡的滲流問題,第i土條其實是在一個滲流場中的一個局部,亦即是一個流網的局部。并不是砂土的沿坡滲流問題,土條不同點的水力坡降是不等的,見附圖4。因而圖片未命名是假設與近似的,這也是對采用土骨架分析滲流土坡的主要批評。

    命題者其實是使用了《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02這一舊規范,5.2.6中規定:圖片未命名。其中Pwi是所謂的動水壓力(即滲透力J),圖片未命名是第i土條水位傾角與底滑動面傾角。這是一個很荒謬的公式,因為如果水面水平,即圖片未命名, 豈不是靜水也會有滲透力嗎?它飽受我們的批評,而在新規范中被取締了,沒想到又在這里還魂了。

    考生們不怕考題難,也不怕不會做,通不過心服口服。就怕這種“昏題”——不知所云,漏洞百出。所以說,哪怕你大師兄來報考,我們有二師兄來命題。

    (0)
    (24)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18)

    • sharly發表于 10月02日 20:24愛巖土,愛科學,愛祖國!
    • 支持李老師,考試這兩道題都沒做,真是不好理解啊
    點評:
    • q695163878發表于 12月22日 11:03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還有個題,那個半圓里條形基礎,要算地基穩定性,我到現在也沒明白,基礎放土里,半圓的質心都變了,不在半圓心了垂直線上了,應該是有水平偏移,咋個算嘛?這題我看一眼就蒙了,反應不過來了,腦子短路,智商打折!
    點評:
    • zhang512002發表于 12月22日 10:36好人一個 仍是單身
    • 大力支持李老師。。。。。。。
    點評:
    • xxb229271398發表于 12月21日 21:19好人一生平安,那都是騙人的,壞人一生富貴,這倒是真的
    • 這兩道題我考試時候沒做,印象也比較深刻,因為看題目的意思都很費解,忒別邊坡穩定系數類題目,因為我知道做了很容易錯
    點評:
    • ligx88發表于 12月20日 21:20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這幾年的考題問題較多的是第六章,前幾章還是很好的。命題的面擴大了,難度提高,是大勢所趨。 下午20題的漏洞是應交代裂縫底部了部分水是否聯通的,否則下部水壓力或者是100kPa,或者300kPa。降水前自重可扣除30m的浮力,計算會非常簡單。此題在我與高老師合編的《復習教程》中有。
    點評:
    • xihengfeng發表于 12月19日 16:5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雖然爭議題這兩年較多,但出題的靈活性提高不少,這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地基處理部分完全提高了一個檔次
    q695163878發表于12月20日 13:47

    太靈活了,成腦筋急轉彎了都!

    點評:
    • 天青色等煙雨發表于 12月19日 16:15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強烈建議撤銷武威命題組組長職務。 昏題如此之多,要不就是水平有限沒有審核好題目; 要不就是玩忽職守沒有仔細審查。 而且事發過后也不給解釋和公布標準答案 如此嚴肅的考試竟成了兒戲一般,任由他暗箱操作嗎? 雖然命題組組長是一份苦差,可是在其位就要謀其事 不如退位讓給肯干且能干的人來干,實則是巖土考試之幸!
    jzhao_rsm發表于01月31日 11:44

    自己復習不到位,還怪命題差。

    點評:
    • lkwai123發表于 12月18日 16:4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17年下午第20題呢,是一道邊坡降水后求安全系數差的題,希望李老也能講下,感覺答案有些牽強。沒考慮滲流影響。
    點評:
    • q695163878發表于 12月18日 15:33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不過這題確實是個昏題,用瑞典條分法,完全割裂土條間的相互作用,包括滲流場都必須是割裂的,沒有相互作用,每個條塊內的滲流場只對該條塊起作用,滲流場互相不連續,但這又很荒謬,因為這意味著等勢線也是割裂的,真的是難以理解呀!還是我太愚笨了!
    點評:
    • muruxuan發表于 12月16日 17:59哈哈哈
    • 李老師幽默詼諧,而且知識淵博!今年估計是考不過了,但是看看李老師的解析有種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q695163878發表于12月18日 15:14

    哈哈哈,馬屁拍得震天響也過不了,討論問題的地方,禁止拍馬屁!

    點評:
    • q695163878發表于 12月15日 23:3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多謝李老師這么晚還回復小人的問題,深表感謝和自責,小人還是看書不仔細,沒理解題意和簡單圓弧條分法概念。感謝老師糾正!
    點評:
    • ligx88發表于 12月15日 22:0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回答q695163878:題中交代使用簡單圓弧條分法(即瑞典圓弧法),土條兩側的作用力(土壓力及水壓力)都是不考慮的。因而滑動力只能是6000,參見《高等土力學》4章和六章。
    polangzhe發表于12月15日 23:31

    我現在估分58,這道題要是按6000算,就正好60分了,希望評分員看到李老師的帖子!

    發表于12月19日 11:56

    感謝分享??!fxjtchina.com

    點評:
    • chuaiminzhao發表于 12月15日 10:1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又凌亂了
    點評:
    • liu1zhuang發表于 12月15日 08:1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這題我浪費10多分鐘,最后算了個6000,當時有點蒙圈。不知道按哪種算
    xihengfeng發表于12月22日 10:56

    和我一樣,當時怎么算都是6000,傻眼了

    點評:
    • polangzhe發表于 12月14日 22:25天道酬勤
    • 第二道題我計算的也是6000,看到網上答案是5800,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使我的土力學概念又混亂了,沒想到這又是一道昏題;希望今年評卷的老師看到李老師的帖子,對這道題進行挽救!
    點評:
    • q695163878發表于 12月14日 17:4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尊敬的李老師,第二道題水土合算的話,小人覺得還得考慮土條兩側揚壓力導致的抗滑力力矩,算出來是5787.8KN.m。兩側的揚壓力也是三角形分布,按這個題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線,所以是一個力偶,抗滑力偶,揚壓力是183.8KN,力偶大小是183.8*2*tg30,最后算下來是大概是5787KN.m。不知小人這么算,可否?不吝賜教。
    點評:
    • fiona2010發表于 12月14日 15:2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某高填土路基,填土高度5.0m,本身就是個笑話,那個高填路基填5米呢?出題人就不是地球上的。
    點評:
    • fiona2010發表于 12月14日 15:2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李廣信老師,認真務實,我服!
    點評:

    李廣信

    李廣信+加關注被關注:4021訪問量:793701
    教授
    TA的評論分類經驗心得(47)行業觀察(0)熱點解讀(9)巖土雜談(10)
    TA發表的最新評論
    細粒土、粗粒土與黏性土、無黏性土(二)
    細粒土、粗粒土與黏性土、無黏性土的定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與區別是應清晰確定
    閱讀(2703)2022-06-20
    粗粒土、細粒土與黏性土、無黏性土(一)
    在近年來我國的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的考題中,常常出現關于粗粒土、細粒土與黏
    閱讀(1996)2022-06-06
    對2018年下午知識題54的更正
    在《考題十講》一書和在視頻講解時,對于2018年下午知識題54的評析有一
    閱讀(6210)2021-09-28
    最新關注TA的人4021人關注
    asdw2dasasdw2dasyyyysyfyyyysyf1873413986318734139863274754782274754782ztt608363ztt608363hstone1008hstone1008zzjt000zzjt0002628627032628627031868393980318683939803xiamistarxiamistar1591231024515912310245藍橋蘭燈藍橋蘭燈18374706151837470615ccc_gaosccc_gaos北極熊北極熊1808002798018080027980chenyutingchenyutinglspxyzlspxyzabc123!abc123!武知武知河水清茶河水清茶dapeng8dapeng8zhudaidi327zhudaidi32723531846342353184634
    掃一掃,關注微信
    两个男生在宿舍互口爽
      <form id="zvdzb"><nobr id="zvdzb"></nobr></form>
      <address id="zvdzb"></address>

      <address id="zvdzb"><listing id="zvdzb"><menuitem id="zvdzb"></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zvdzb"><address id="zvdzb"></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zvdzb">
      <listing id="zvdzb"><listing id="zvdzb"><cite id="zvdzb"></cite></listing></listing>

      <form id="zvdzb"><nobr id="zvdzb"></nobr></form><form id="zvdzb"><nobr id="zvdzb"><progress id="zvdzb"></progress></nobr></form>

      <address id="zvdzb"><th id="zvdzb"><meter id="zvdzb"></meter></th></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