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巖土工程設計切入點分析之一
巖土工程設計圖紙生產自動化
1、互聯網+巖土工程設計切入點在哪里
1.1巖土工程設計的概念及范圍
定義:在巖土工程勘察活動完成后,根據甲方的施工要求以及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所進行的樁基工程,地基工程,邊坡工程,基坑工程等巖土工程施工范疇的方案設計與施工圖設計。
巖土工程設計的范圍:
(1)樁基工程:包含樁的設計,包括樁的類型、選型與布置;單樁群樁承載力計算、沉降計算、配筋、施工以及樁檢測與驗收等。
(2)地基工程:運用各種地基處理技術進行地基方案設計,包括換填墊層法、預壓法、振沖法、砂石樁法、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深層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錨桿靜壓樁托換法等。
(3)邊坡工程:包含邊坡設計與防護,路坡設計,水利堤防設計,土石壩設計等。
(4)基坑工程:包含基坑工程、地下工程、地下水控制。包括擋土、支護、巖土體應力、應變原位測試、集水明排、截水與回灌等。
(5)其他:包括隧道及地下工程、地震工程、爆破工程。
1.2巖土工程設計的產品是什么?
對于業主來說就是:(1)方案;(2)施工圖。
1.3巖土工程設計方案和圖紙生產的痛點在哪里?
痛點1:設計費用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初期巖土工程設計收費主要參照2002版收費標準所收取,它也基本滿足設計院的運營與利潤要求。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當今的物價、房價與2002年相比漲幅高得無法比較,甚至不在一個數量級,但是現在的巖土工程設計費用并未增加,反而在不斷地減少。目前比較常見的設計費用基本是在2002版收費標準的基礎上打折(1-5折),比較讓巖土設計從業者痛心。
某設計人員的各版本圖紙文件
痛點2:方案、施工圖紙出圖慢
目前比較常見的巖土工程設計基本上是結構計算和出圖分工合作。圖紙生產受結構計算和、案選擇影響較大。需要時時進行修改圖紙。對于施工單位的設計人員來講甚至往往在投標前最后一天,方案圖紙才能確定,出圖壓力巨大,加班熬夜都是業界常態。對于設計院的設計人員,往往受甲方業主的影響比較大,方案變更的可能性很大,往往完成的圖紙需要修改若干遍。
2巖土工程設計的出路在哪里?
2.1最低的設計費中標的行業規則
在我國,大部分巖土工程設計單位競爭靠的不是服務和產品,而是最低的設計費。每家巖土設計單位都希望通過降價來獲得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業主,這勢必導致勘察設計院利潤不斷降低,但是這種趨勢短期不會發生改變。
2.2巖土工程設計自身的規律性
巖土工程設計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這也就決定了巖土工程圖紙的相似性。比方說(1)相近地質條件的基坑,支護方案一般也大同小異。(2)鐵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的設計直接就是工程類比法進行設計的,大體上幾級圍巖對應相應圍巖等級的施工圖紙(當然有例外情況,具體參見相應的設計規范)。這個已經是國家和行業規范明文規定的。
2.3出路:巖土工程設計圖紙生產自動化
抓住巖土工程規律性實現巖土工程設計圖紙生產自動化是巖土工程設計行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核心就是輸入參數快速成圖??s短圖生產時間。
例如:土釘墻設計剖面圖,即使是如下圖的簡單土釘墻,熟練的設計人員繪圖也會在1小時以上。在自動化出圖軟件方面只要輸入參數,點擊出圖,基本上所見即所得即可完成圖紙繪制。
邊坡自動繪圖軟件窗體操作界面
1秒內生成的圖紙(參數輸入完畢后的)
(以上僅為本人粗淺的認識,不盡合理,請不要對號入座,僅當娛樂。)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7)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你們基坑方案是2-3天出一套是 吧?
頂(1) |踩(0) |點評(1)
頂(0) |踩(0) |點評(0)
5分鐘能完成,我一定認為你沒有畫圖經驗?;蛘咴S就不畫圖了!
還有其他的圖紙,本文暫時只放了一處,靜待《互聯網+巖土工程設計切入點分析之二》
不想爭辯什么。這么說吧,現在的基坑很少有人在坡頂畫排水溝了,一般都是反向泛坡排水
想問下他是用的什么出圖軟件?
頂(0) |踩(0) |點評(4)